那一刻,我思绪万千
发布者:玉垒中学 发布时间:2014-11-28 阅读: 【字体:大 中 小】

都江堰市玉垒中学   初一五班   刘星宇


      五星红旗正在迎着徐徐秋风,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升起 。此时,我思绪万千……


      能忘记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吗?清政府腐败无能,割让了台湾、澎湖列岛。


      能忘记1931年的“九一八事变”吗?那是日本全面侵略我中华的日子。


      能忘记1937年12月13日开始的“南京大屠杀”吗?那是我们的国耻!日本人在中国实施“杀光,抢光,烧光”的政策,简直可恶至极!他们在“南京大屠杀”中不分男女老少,杀人至30多万,烧,杀,抢,夺,淫无恶不做。我的心充满了愤怒。


      日本人把杀人当做游戏,视中国人的性命如草芥。在历史课上,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图片。图上有两个人,一个是向井敏明,一个是野田毅。他们哈哈大笑,神色怡然站在尸骨堆里,两个人都是一边用左手提着滴血的人头,一边骄傲的用右手握着长刀,那尖刀上全是血迹,口上还滴着一串串血珍珠。而1937年12月13日的他们正在比赛看谁先杀完一百个敌人。向井敏明说:“我杀了105个人,你呢?”野田毅回答说:“我杀了106个人。”之后两人哈哈大笑。然而无法确定谁先杀了100人,因此再约定看谁先杀死150名中国人。看看这图片,这两人丝毫不感到羞愧,甚至还在显示自己的“赫赫战功”。


      日本人在中国刀杀,枪杀,活埋就这样持续了六周!试问,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,你的心此时能平静吗?当时的中国人,每天都是在受煎熬,每天都提心吊胆的。日本人的残酷,血腥到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地步。


      他们连小孩也不放过。我记得最清楚是历史老师给我们看的这一张图片。图中是一个日本人用尖锐的刺刀戳起了一个婴孩。那个日本人一身血迹斑斑的,踩在死人堆里,左手叉腰,右手举着刺着婴孩的尖刀,咧着嘴大笑,炫耀自己是多么的英勇!他的目光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,因为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冷漠,残忍,血腥。顺着他目光直视的地方看去,正是尖刀上戳着的婴孩。血淋淋的,大概有两三个月大,被尖锐的刺刀直插进了那脆弱的胸口,像一个玩偶一样被日本人用刺刀戳起来了!当时的小孩根本无关他们的利益,正处于对世界充满憧憬和渴望的时候,就被日本人无情的斩杀了……落后就要挨打!


      可日本人还不知悔改,如今还在与我们争钓鱼岛。恬不知耻,颠倒黑白的说“钓鱼岛”是他们的。不,那是我们中国的!


      五星红旗在秋风中,沙沙作响。我心潮澎湃……


      即使现在日本拒绝承认“南京大屠杀”事件,但这是不争的事实。它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心里,深深地烙下了印记!甚至在外国人的眼里这场战争也是不可否认的。1937年12月30日,德国大使馆北平办事处寄给德国驻华大使馆(汉口)的电文的附件中收录了A.T.斯提尔的报告,对日本人有组织屠杀中国军民的行径进行了揭露:“日军为了找出士兵和‘便衣士兵’,搜遍了整个城市。数百人被从难民营带出并处死。男子们每两三百人被编成一组,然后带到方便行刑的地方,用步枪和机关枪杀害。有一次为了杀害被捕的几百个人,动用了坦克。我亲眼目睹了一次集团行刑。”斯提尔义愤地评论:“我在西部曾经看到别人猎捕野兔。猎人们面对无力的兔子慢慢地收紧警戒线,把它们驱逐到包围圈里。兔子就在那里被打死或杀死。南京的情况简直与其一样,只不过牺牲品变成了人。陷入圈套中的人和兔子一样无力,无法进行抗争。”


      而对于日军的暴行,前苏联《真理报》不仅进行了详细的报道,还对日军占领南京前后的侵略行径十分关注。《真理报》连续报道日军在中国的军事行动:12月6日,由20架飞机所组成的的日军航空队,对离南京城8公里的淳化镇进行了8次轰炸。投下超过300枚炸弹,村庄化为灰烬,炸死及炸伤超过200人,陷入一片火海。在这一天,21架日本飞机又轰炸南京3次。12月11日早,日军再对南京发动攻击。历史不容更改!


      红旗更鲜艳了,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,那么醒目,那么热烈……


      不过,最值得我们高兴的是邪不胜正。日本人最终在1945年9月15日向中国投降,中国的胜利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那股韧劲、顽强和骨气,还有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,洒热血。他们都是我们中华的民族骄傲,是我们后一代的榜样。


      现在的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。所以我们一定要勤奋好学,刻苦耐劳,每天按时完成作业,不玩世不恭,不知难而退,更要心系祖国,热爱祖国,效忠祖国!记得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一句话:“为中国崛起而读书”。长大后的我们要为祖国添光彩,要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,不再被其他国家欺辱。


      勿忘国耻,雪耻中华!


      富国强兵,振兴中华!


      刻苦学习,圆梦中华!


      雄壮的国歌声响彻云霄:“我们万众一心,冒着敌人的炮火,前进!前进!前进进!”